法律资讯>正文

遇到赡养、抚养、扶养纠纷想打官司?

2019-05-09

  在五一假期,很多在外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利用小长假回家看看。李伯伯家的两个儿子也不例外。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与儿孙作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李伯伯却很惆怅。


  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原来他的俩个儿子因为赡养的问题吵了起来,两兄弟各执一词。


  大哥觉得父母偏心。因为自己买房父母不给予支持,相反,却给弟弟提供经济帮助。所以觉得应该由弟弟赡养父母。


  弟弟觉得父母偏心。因为之前大哥做生意需要一大笔资金周转,父母也二话不说地给了。所以觉得哥哥应该赡养父母。


  最后,弟弟觉得不服,要带着父母去法院起诉哥哥!那既然说到起诉,除了起诉状正本之外,还要准备什么材料呢?!


  准备资料


  如要进行起诉,可不是直接去到法院或者援助中心口头说就行,而要提供实质性的资料。


  首先,证明原、被告存在亲属关系的依据。如婚姻关系证明、子女关系证明、户口簿以及身份证等。


  其次,如果是当事人委托他人参加诉讼应该准备的材料。


  一)委托律师参加诉讼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所函或法律援助公函和律师执业证复印件。


  二)委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诉讼活动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基层法律服务所介绍信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证复印件。


  三)委托普通公民参与诉讼活动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公民申请书、承诺书及关系证明等书面材料(详见公民代理告知书)


  证据搜集


  当然,在提供一系列的资料证明后还不足以完成诉讼。都说法律是讲求证据,但必然是要有证据才能达成诉讼。


  与案件相关的证据


  一)负有赡养、抚养、扶养的人不履行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证据。


  二)请求赡养、抚养、扶养的,应提交本人劳动能力、生活来源和对方经济状况、家庭人口的证据。


  三)请求确认或解除收养关系的,应提交收养协议或者有关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关系以及共同生活情况的证据。涉及财产纠纷的,应提交个人以及家庭财产情况的证据;因疾病而请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应提交医疗诊治情况的证据以及送养时是否隐瞒。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有具体金额请求,而在起诉状中没有列明计算清单和方法,应提交明确的作为诉讼附件。


  市场现状


  在信息爆炸的现在,天穗君在日常中也会受理到很多类似案件。


  很多案件中子女不愿意赡养父母,其主要原因并非子女不想给付赡养费,而是其他家庭矛盾导致:一是兄弟姐妹众多,相互之间推卸责任,或者子女经济状况的差别导致经济条件差者依赖其他人多承担义务;二是出嫁女儿是否承担责任在各家庭中方式不一产生矛盾;三是婆媳关系或妯娌关系紧张影响到赡养义务的履行;四是父母对各子女照顾程度的不同或在分家析产时的不均,致使部分子女心理不平衡而不愿履行赡养义务。


  另一个极端就是:中国的老龄化趋势也越来越严重,而普遍情况是:“一对夫妇(双方皆为独生子女),要抚养4个老人”。


  在物价和医疗环境相对紧张的前提下,就会出现不想赡养老人的情况。


  不过在天穗君看来,大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无私的。所以到了老人需要被照顾的年纪时,赡养父母应是子女的责任与义务,不应推脱。


  当然,在兄弟姐妹中如果有哪一方确实存在困难或不可抗的因素时,也可以相互间进行商量,尽量把父母的晚年生活安排妥当。毕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