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盛购物中心太阳宫店超市买到一块售价31.3元的过期黄油,李某将对方告上法庭,要求退货并依据《食品安全法》索赔1000元。昨天上午,朝阳法院经审理后当庭判决李某胜诉。不过,因李某将小票中盖有“购物时已确认商品未过保质期”的内容裁减掉,法院认定其篡改证据并罚款3000元。
这是一篇关于消费维权的资讯分析。天穗律师网是一个法律法规免费咨询的服务平台,为各位网友提供各种法律援助,欢迎各位网友拨打我们的法律援助热线4000-488-499,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资讯回放:
事件 打假人起诉超市获赔1千
2015年10月10日,李某在该超市购买了总统牌咸味黄油。“其中有一块显得特别旧,我随手拿起一看,过期了。”该黄油生产日期是2014年9月2日,保质期至2015年9月2日。为此,李某起诉要求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退还货款31.3元并赔偿1000元。
然而,超市代理人指出,涉案黄油是原告自行带入店内的,该超市销售的总统黄油未贴磁条,而且收银员在购物小票上加盖了红章,但李某的小票未显示。此外,根据该超市进货记录,涉案该批次产品已销售完。
该代理人还称,监控录像显示,原告没有从防盗入口进入,而是绕了五六米远,从另一个没有防盗装置的入口进入。由此也能推断,黄油是自行夹带的,绕行是为了避免上面的磁条报警。从视频可以看到,李某手持一块总统黄油至收银台,完整的购物小票上方加盖红字“购物时已确认商品未过保质期太阳宫百盛”,黄油的外包装一侧还贴有防盗磁条。
3月7日,法院经审理后当庭宣判。法官支持李某索赔1000元的诉求。但李某裁掉一部分小票的行为属于篡改证据,故对李某罚款3000元。
·资讯分析:
商家应警示“假打”
消费者维权也要守法、守规矩。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消费者在诉讼中向法院提交了篡改过的证据,隐藏了相关案件事实,属于向法院作出不实陈述、不诚信诉讼的行为,据悉,最高可罚款十万元。
法院还表示,有的职业打假人可能存在“假打”现象,商家需要证明商品不是其销售的,难度很大。因此,法官提醒商家要加强警示义务,提升技术手段留存好证据,以便在诉讼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顾问表示,有的职业打假人可能存在“假打”的情况,商家需要证明商品不是其销售的,应提升技术手段留存好证据。
来源:互联网整合